因为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是科学单线支撑。支撑人类文明的,永远是两个支点,一是科技生产力,另一个则是思想。
而东方文化走的恰恰是另一条路。
就像宗教压迫催生逆宗教思维一样,春秋战国的数百年战争,使得汉人像欧洲一样四分五裂。
而汉人的贵族学者在这样的局势下急需的不是逆反探索,而是一套约束思想,让天下享受和平的方法。
于是,诸子百家诞生了。
其中的代表法、道、儒、墨,都是以约束人心为核心。
因为汉人发现,百姓的思想不能太自由,也不能不自由,需要一个标准来制约人心。
所以,纵观先人,无论是三纲五常、仁义理智信,还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或是道法自然、法家重典、墨家非攻,都是以人为本,教人如何做人。
可别觉得这是把人当傻子唬弄。这是关键,是中原大一统、疆域万万里的关键,也是汉人文化传承数千年的关键!
正是这套思想,让汉人在国力上领先世界一千多年,一直到被西方超越。
但非要给东西方文化分个高下吗?
好像也分不出高下。
因为至少从后世东西方的做法来看,东方不一定输,西方也不见得永远领先下去。
因为东方已经意识到科技的重要,开始两条腿走路。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且依旧没有改变的契机。
好吧,这些高深的东西,还不是赵维这个刚开始读书的人能想到的。
他也没意识到,他刚刚那句话,如果为这些文人所采用,会让汉人提前好几个世纪开始两条腿走路。
“文相,厚斋先生,读书这个事,以前可以是当官之选。可是现在,国都亡了,咱就别抱着不治天下不读书这种想法了吧?”
“功利一回又如何?”
“只要对大宋有利,咱就做!教匠人读书怎么了?我觉得没问题。”
文天祥和王应麟想了想,还是没想通。
不是两人顽固,而是士大夫读书治天下,这就跟小钢炮不可能那么大威力一样,是这个时代的常识。
即使被赵维说动了一点,但心底还是有抵触的。
王应麟苦声道:“殿下为国之心,我等理解。只是...只是这回回砲不是读书就能造的。”
赵维一听,不愤了,“为什么?”
王应麟道:“殿下不知,这回回砲之所以叫回回砲,是有原因的。”
“乃是忽必烈自大食万里征用的两个回回匠人,这两人一为阿老瓦丁,一为亦思马因。曾在黑衣大食的都城巴格达智慧馆中学习多年,精通机括之术,非我中原之学可以理解的。”
赵维一听,“你看看,人家的匠人不也是有学问的,更该让咱们的也扫扫盲了。”
话说一半,神情一变,“厚斋先生再说一遍,谁?哪两个回回匠师?”
王应麟无语,“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啊!”
赵维听罢,心说,这两名怎么这么熟悉呢?他从保定劫来的匠人里,好像就有这么两个人啊!
猛然一愣,朝着院外就吼,“马小乙,赶紧给爷死进来!”
“快去看看,那帮匠人还有活的没有?”
......
,
这章有点啰嗦了,但剧情需要。
好吧....这个年代的工匠,说实话,不是没有高人,但是高人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