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没补。
但是,皇上交办的差事,他可以说你不能补就不补,你却不能办事不力。
所以,唐英虽然没补,却照着这只成化斗彩天字罐做了三对高仿!
这些东西一并上呈给乾隆的同时,唐英也写了一道奏折:
“······天字盖罐系属成窑,迄今年久,火气消退,若将缺釉之处补色,必须入炉复火·······仿照原罐款式大小,造成三对······”
这个奏折比较啰嗦,总之就是这没法补,补了肯定出事儿,但这并不是我水平不行,不信皇上您看,我可以仿照原品,做出三对高仿来,瞅着可以吧?
乾隆皇帝看了奏折,批了一个字:览。
这事儿结束了。
不过,史料上却并没有说这三对、也就是六只唐英高仿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分别都到哪里去了。
史料上没说,现实中出现了。
吴夺今天见到的这一只,就是唐英高仿的六只成化斗彩天字罐中的一只!
如何辗转流传的不得而知了,但能完好保存到今天,实属幸事。
这一件高仿,自然无法和成化斗彩天字罐的真品相比,但是一百万,那肯定是个漏儿!
这样的东西,黄微看不懂很正常,一般的店主看不懂也很正常。甚至,就算胡允德看不懂,那也不稀奇。
因为这上面,毕竟没留下唐英的名号,同时又和其他乾隆官窑仿制的成化斗彩天字罐不同。
想到这里,吴夺不由长叹一声:什么时候,自己能拥有这样的眼力啊,不需要“听”就能看出这是乾隆官窑与众不同的高仿!甚至能认定是唐英的手笔!
不过想想唐英,吴夺居然又释然了一些。
那位大名鼎鼎的唐英,快五十岁了才就任督陶官,之前是个门外汉,不一样成了瓷器圣手嘛!
自己有如此强大的“听力”,加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未必实现不了想象中的眼力!
吴夺刚回到家里,胡允德的电话就来了。
“小吴啊,你这是干嘛?让你来,就是相信你的眼力,你觉得值得收,那就用店里的钱嘛!鉴定师和店面人员不一样的。”
“德叔,主要我不是还没有正式入职嘛!”吴夺应道。
“那你如果真喜欢,店里的黄微已经拒绝了,你完全可以自己收了。”
“这是人家送到大雅斋的东西,我这么干不就理亏了嘛!”
“我听黄微说是清中期民窑精仿成化斗彩天字罐,这样的东西,哪能值得了一百万?”胡允德问道,“到底是什么好东西?你放心,你要真喜欢,就算你的。”
“德叔,要不还是明天你自己看看吧,到时候咱们再交流。如何?”
“好吧。今天确实比较忙,明天上午没事儿。”
“德叔,关老爷子的事儿很棘手么?”吴夺顺口问了一句。
“嗐!棘手不棘手的,要看章老愿不愿意出力了。我已经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了。明天见面说吧。”
“好,德叔再见。”
胡允德就手摘下蓝牙耳机,微微一笑,“这小子,还挺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