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刚刚拜完年,隔壁的李文越就过来,让吕冬一起去孙庆海的饭店吃饭。
饭店歇业了,不过中午吕家村的年轻一代们有个聚会,昨天就说好的,孙庆海的儿子孙文斌极力要求放在放店里。
人比较多,去谁家中都挺麻烦。
孙文斌跟吕冬和李文越是小学同学,但上学比较晚,年龄要大两岁。
以前,跟着孙庆海做红白喜事的宴会,后来开了饭店,就管了饭店这一摊子。
可能从小耳濡目染,按照吕冬的个人口味来说,孙文斌做菜很有两下子,几个拿手菜做的相当有水平。
吕冬和李文越到的时候,饭店里面已经有了二十多口子人。
基本都是二十到二十五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小点的吕涛也上大学了,大的李红星快二十七了。
其他的李林、吕坤、李文凯、吕岳等等,基本上进入了社会。
吕家村不大,众人年龄相差也不大,彼此都非常熟悉。
有些人围绕着村里讨生活,但有些人在外面有了不错的工作。
比如李文凯,毕业考进新成立的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吕岳年前刚考进县发改局。
如今吕家村辈分最大的,有吕冬叫老爷爷的存在,也就是比吕家振字辈还高一辈的人,但年纪都大了,最小的也有八十了。
以吕家的“振”和李家的“继”字辈算的话,吕冬这些人属于第三代了。
这就是第三代中年轻人的聚会。
吕冬当仁不让的坐了主位,在座的人里,公认他是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聚会其实没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吃吃喝喝,彼此交换些消息,吹吹牛拉拉呱。
这么些人,中间肯定有差异,也有些不说出口的矛盾。
但众人也有共同的利益,更认同吕冬提出的一个观点:维护吕家村的利益!
即便离开吕家村,进入公家单位工作的,家里人仍然生活在村里,享受着分红。
喝酒的人太多,很多人都过来敬酒,吕冬即便跟一个人喝得少,照样顶不住。
大年初一头一天,他不仅喝醉了,还断片了,最后咋回去的都不知道。
初二早上起来,仍旧晕乎乎的。
宋娜九点多一点就到了,车子停在门口,见吕冬过来接她手里的东西,问道:“好点没有?”
吕冬提着俩礼盒往家里走,对后面跟过来的宋娜说道:“别提了,今早晨起来,头跟炸了一样。”
宋娜说他:“你说你,不能喝就少喝点,非得逞能。”
吕冬耸耸肩:“我也没办法,这么多哥哥弟弟的过来一起喝个酒,换谁也撑不住,自家的兄弟,总不好别人喝酒,我喝饮料。”
拉开别墅门,胡春兰从厨房里出来:“小宋来了。”
“婶子,过年好。”宋娜脸上笑出朵花来。
“过年好,过年好。”胡春兰问道:“你爸你妈可挺好的。”
宋娜把手里提着的箱子放在玄关地上:“都挺好。”
胡春兰立即从兜里掏出个厚实的红包,塞给宋娜:“别嫌少。”
年年来,年年都有,宋娜推让一番,收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