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的人事调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即使有媒体注意到,汇丰官方给出的解释也是为了发展需要,但也有媒体注意到,新任命的CFO和财务负责人来历值得推敲。
之前是星海投资港岛分公司的高层和财务负责人,现在却去了汇丰。
这就不能不让人联想,是不是发生了点什么。
然后,有记者写了篇报道,成功吸引到不少流量。
标题如下:汇丰人事调整,CFO及两名重量级部门负责人来自星海投资。
信息被大陆媒体捕捉到后,引发不少关注。
今年以来,汇丰一直是火气的焦点,因为一些事,在刻意引导下,不少龌龊曝光,成功引起公愤,又被收拾,关停了不少网点,业务进一步萎缩,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
之前就爆出新闻,在贵金属交易市场和黄金市场被星海阻击,损失不小。
现在星海重要管理人员却入职星海,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含义?
难道汇丰要易主?
一时间各种猜测不断,媒体找上门,想要采访。
办公室接到不少预约,全推了。
当然,财经类新闻远不及娱乐圈的新闻那么受众广范,关注这方面资讯的基本上都是财经类媒体,或者业内人士,普通人并不关心汇丰是死是活,
沈辉也接到不少电话,有恭贺的,也有谈合作的。
拿下汇丰,对星海投资来说是一件里程碑的事件。
之前的星海投资要说全球影响力,确实有,而且不小,至少在金融投资领域,让不少人恨的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华尔街都吃了血亏,怎么能没有影响力。
但要是说全球化企业,就有点牵强了。
没有全球化的战略高度和思维,如何算得上是全球化企业。
如果精准定位,星海投资只能算是一个割韭菜技术高超的盗贼或者是抢劫犯,缺乏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这方面汇丰就比星海投资强上不少。
与华尔街合作,是星海投资迈向全球化的破局棋。
拿下汇丰,则是星海投资全球化的关键一步。
行银是金融业的核心,以星海投资现在规模,跟任何一家银行寡头合作都不保险,随时都有被卖掉的可能,之前被老美冻结资金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国内却没有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商业银行,所以沈辉才一直如履薄冰,不惜血本也要拿下汇丰。
汇丰的全球化程度非常高,至少排在前十。
而在境外营收方面,去年汇丰排在全球跨国银行首位。
与之相比,国内的银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至于四大行的排名,自己乐乐就好,拿出去是会被笑话的。
都不能全球化,就不要拿去跟全球化的比较了,营收和利润怎么来的都清楚。
当然,要说拿下汇丰现在还有点早。
只能算是有所突破,还谈不上控制。
在港岛又呆了两天,约见了几位汇丰董事,才回了沪市。
魏宗如和曹廷华就地解散谈判团队,也一并回沪市。
“年后的股东会要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