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尴尬,大伯不愧是中学时组过乐队的存在。
大姑是五兄弟姐妹里的老大,四十六七岁了,比年纪最小的妹妹关馨馨大一轮还有余。
“因为你的那首《黄鹤楼》,我特意再去江城登黄鹤楼。”大姑很和蔼可亲,跟陈子昂像是平辈论交,没太多长辈姿态。
“大姑一定时常想念千年前的黄鹤楼吧。”陈子昂谦逊道,跟文艺女聊天,就得文艺点。
大姑好奇问道:“你还能写关于楼的诗词不?《黄鹤楼》这首诗放在诗歌发达宛若灿烂星河的唐代,也是千古一绝,一颗最亮的星之一。”
“可以的吧,今年春夏我会随我的一个剧组录制节目,到时候真正见识到那座我没见过的楼阁,应该可以出来。”陈子昂说道。
“那太好了!”大姑很高兴,拉着陈子昂唠。
老爷子和老太太想多跟陈子昂聊聊都不行,大女儿碰到同道中人了。
等一大家子吃晚饭,天早就黑了。
几辆车把一大家人拉去老幽州街看灯会。
元宵灯会热闹非凡,几拨人分开逛灯会。
大姑跟陈子昂有很多共同语言,拉着他聊诗歌,聊历史文人景观。
陈子昂有点后悔瞎掰了。
很多历史都是他照搬前世说的,但对大姑来说,就像是秘辛,或者说是需要研究很深才能知道或推测出来的。
“子昂,我妈很钦佩你的才华,择日不如撞日,满足下她的心愿,来一首呗,就以元宵节为命名,怎么样?等春夏太久了。”正逛着灯会,大姑的小儿子杜少陵在一旁说道。
杜少陵对明星不感冒,尤其看到陈子昂一整晚跟他妈妈那么能说,觉得陈子昂肯定很会花言巧语,才追到关彤彤的。
虽然陈子昂的能力有目共睹,真材实料是有,但杜少陵觉得肯定是夸大了。
大姑眼前一亮,她是很文青,但也不好强求陈子昂落笔。
儿子这么一说,她并不阻止,相反,觉得很合她的意。
“走这么一遭,正好来了点灵感。”陈子昂看了看四周,笑道:“有笔墨吗?”
一旁的关馨馨对杜少陵说道:“去跟那边的摊子说下,借用笔墨。”
杜少陵看着那边卖字画的摊子,脸色发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他怕过去被人家拒绝,人家做生意呢。
不过他也不得不领命过去。
陈子昂等人跟在后面。
走的时候,陈子昂扭头,发现关彤彤和关丹丹都不在。
这两姐妹不知道跑哪儿逛去了。
陈子昂也不担心,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来逛,这里的安保比平时加强不知道多少倍。
除了贴身的保镖,还有很多隐形的安保。
卖字卖画的摊主很好说话,在杜少陵说借用笔墨后,很爽快答应。
陈子昂提着毛笔,正想下手,关馨馨接过去:“我来吧。”
在寻常人眼里,陈子昂的毛笔字是还行,但在大姑,在关馨馨这类人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
关馨馨不想陈子昂丢人。
众人一个个看着陈子昂。
陈子昂则看着满大街挂着灯笼和彩灯的绿化树,然后念道:“青玉案·元夕。”
这一念,不止杜少陵等晚辈一头雾水,连大姑也有些不解。
青玉案,是什么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