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州州治寻阳,刺史官邸、湘东王府,斋阁(书房)内,湘东王萧绎正在研究两句诗,这两句诗共十四个字,却将美景描述得美轮美奂。
“落霞与孤鸿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萧绎反复念着这两句诗,不知重复了多少回,良久,由衷赞叹:“佳句,佳句!”
他放下写着诗句的白纸,怅然若失:“王勃,王勃,不知你为何方才子,寡人真想与你把酒言欢....”
旁边,一名年轻的侍从上前,将这张纸收好,然后回到原位,看着斋阁门口候着的一个少年。
少年就是鄱阳鱼梁吏李笠,此刻等候湘东王的询问。
其实就是面试。
李笠跟随湘东王府参军徐君蒨来寻阳,因为一身寒酸,当然要提前打扮一番,昨晚就沐浴更衣,今日穿得干干净净。
又学了规矩、礼节,此刻等待湘东王的询问。
湘东王在斋阁处理公务,作为卑微小吏的李笠,在这种公众场合地位极低,没资格进来,只能在外候着,双方的一问一答,由第三人“中转”。
李笠是江州鄱阳人,鄱阳口音重,湘东王虽然听得懂,但听得吃力,所以要有人居中传话。
“这首诗,果然是你在城外水榭看到的?”萧绎问,李笠之前听过柳偃、柳盼父子的“建康口音”,所以此刻勉强听得懂,于是回答:
“回殿下,小人确实是在水榭看到的。”
那官员将李笠的话“翻译”后传达给萧绎,萧绎盯着李笠,一只独眼闪烁着精光:“那么,去年那鱼腹诗...有人说,是你写的。”
突如其来的发问,让李笠有些意外,这种时候他当然不可能承认,于是死死咬定:“回殿下,小人问心无愧,愿意对质。”
“此人所说,寡人也不信,且并无实据,只当是酒后疯语。”萧绎轻描淡写,把话题转开:“寡人可是接二连三听到你的名字,真是有趣。”
“回殿下,小人惶恐,平日里只是捕鱼,奈何接连碰到事情....”李笠尽量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以便体现一个未成年乡下人见到贵人后应该有的惊慌模样。
“徐参军把你夸了一番,呵呵,他这个人,心高气傲,很少夸人的。”萧绎一边说,一边打量‘诚惶诚恐’的李笠,对这少年如此模样,很满意。
萧绎是独眼,盯着人看的时候,表情有点渗人,他认为李笠这种卑微小吏见了自己,就该是这种诚惶诚恐的模样。
李笠的名字,萧绎不算陌生,因为他之前已经听过两次,一次是鱼腹藏书,一次是吕全诬告案。
后来,又因为这个人牵扯鄱阳王府投毒命案,间接导致自己遭了无妄之灾。
所以,萧绎有些讨厌这个小吏。
鱼腹藏书一案,萧绎作为江州刺史,当然看到了卷宗,知道事情的详细经过,也看到了那首鱼腹诗。
他的第一反应,是这鱼腹诗为那鱼梁吏编造,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郡廨加派的鱼役,或者受人指使,另有所图。
但是,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鱼腹诗是鱼梁吏或者其他人编的,加上诗的内容,和佛陀舍身饲虎的典故有关,便不再追查。
萧绎知道,鱼腹诗送到建康,父亲看过之后唏嘘不已,还命人装裱起来,时不时让大臣议论。
所以,对于萧绎而言,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高兴,那就够了。
不过,他对鄱阳小吏的看法是:其人心术不正。
到了今年夏天,鄱阳出了一个案子,鄱阳王府放债的吕全,诬告良民,其中被诬告的就有鱼梁吏李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