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顶级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任务完成的难易程度。
现在的制造工艺太差,导弹内部使用的电子元器件,都是很大,而且性能不行,还耗电。
本来电池的蓄能水平就不行,这自然更影响。
每一枚导弹,制导舱都需要占很大的空间。
“咱们的加工能力,生产工艺,同样需要提升,要不然配套无法跟上,比如红旗61,设计没问题,能实现吗小型化的制导舱,能达到性能要求吗”
在一开始的时候,刘跃就希望李宏跟郑建国两人意识到这些问题。
仅仅只是搞一个研发中心,完全是不够的。
任何技术的提升,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很多技术提升,哪怕只是1,可能都需要整个系统提升至少5甚至更多才能达到。
“要不,干脆把两个厂的八级以上技术工人全部抽调出来,组成一个生产技术研发中心”
郑建国完全是一副准撸起袖子,。
李宏也是郑建国这样的想法。
他们长时间管理生产工厂,自然了解一线的情况。
很多时候,技术无法发展,不是因为设计能力不行,而是基础的制造实力跟不上。
红旗61就是最大的问题。
很多系统都在对电子产品微型化的技术攻关,国家每年也有大量的研发资金消耗在这上面。
“一开始,就成立单独车间没必要,这还会影响到生产车间的技术实力,影响生产任务。我们可以从现有各单位组织力量,不改变组织关系,把这些顶级的技术人员纳入样品生产跟生产技术开发小组,给予一定补贴”
现在基础实在是太差,要搞点事情,千头万绪。
全国的工业基础都比较薄弱,技术基础差,002基地只是国内航天系统技术基础低于平均水平的一家战备基地。
郑建国跟李宏两人,一开始或许不会注意这些。
刘跃为了后面不操心,不闹心,只能现在多提一些问题。
郑建国跟李宏两人都在工作笔记本上不断记录这些。
谁都没有经验,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样的话,更应该成立。车间生产一致都是比较混乱”
李宏提议还是集中力量,才好干大事。
刘跃直接摇头,否决了他们的提议。
“完全没有必要,刚开始,项目不多,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运作,不断调整配套,前期只需要部分人员。到后面开发出几种产品后,这些产品还需要不停地改进,对人员需求就增加了很多。这时候,咱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详细方案,再组建样品实验车间,就水到渠成,也不会缺人。生产一线的各车间,顶级制造力量被抽出来,影响也会非常大,在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
刘跃可不希望现在就去搞这样的事情。
基地各个工厂,制造实力本来就不是很强,要是把最顶级的技术力量抽调了,生产肯定会出问题的。
有这些顶级技术工人在,就是质量的保证。
为了从他们厂里出去的产品不再有质量问题,刘跃也不愿意干这种事情。
李宏和郑建国两人并没考虑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