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跑完步的刘漆到校外的一家报刊亭买了一份报纸,报纸上的一篇评论吸引了他的目光,这篇评论写到了大学生就业的事情:
近日,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去年毕业的大学生尚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没有就业。我并不清楚这个报告界定的“就业”的标准是什么,也不清楚这“五分之一”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但对于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现状,恐怕大家都没有什么疑义。
对于越来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专家们的普遍看法认为这仅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代表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协调,是一个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一致的问题,因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总量过剩的问题。因此,专家们认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应该是在稳定招生规模增长率的基础上调整培养结构;因为我们的大学入学率占总人口比重,比起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还低,我们的大学生还太少。
这种认识对吗?尽管这种观点很流行,但这种推理合乎逻辑吗?
我们的大学生在总量上到底过多还是过少,只要看看大学生首次就业率和平均薪金水平的总体变化趋势与速率就会知道了。那么多的大学生就不了业,大学生做的工作高中生或初中生就能胜任,大学生不是“过多”又能是什么呢?虽说,不上大学似乎更难以就业,但上大学不是无成本的。我们为什么要招那么多大学生,花费宝贵的资源去“培养”他们,而又让他们在毕业后去干那些即使他们不上大学也同样能够胜任的简单工作呢?
就社会这个宏观层次来说,如果我们投入了许多资源到高等教育系统,而同时又有很多的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这时,我们就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培养规模也许“超前”了。不恰当的“超前”就是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不恰当的“超前”就是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运用“总有一天这些知识能够用得上,或上大学总不是坏事”的理由,来否定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的意义。
在个人层面上,上大学是一项投资,投资的结果是形成人力资本,拥有人力资本的好处是这些人力资本和股票、存款、住宅、机器设备这样的资本一样能够为它的拥有者带来收入。当大学生在付出经济上的成本和时间上的机会成本,而得不到相应的长期意义上的合理投资回报时,岂不是一种错误的投资决策,岂不是一种时间资源的错误配置,岂能说上大学总不会错,岂能像要求大学生转换就业观念、放下精英思想的说教那么简单!
我们观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要从总量入手,其次再考虑提高教育质量和调整专业结构。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教育质量的实质性提高岂是一日之功?而搞换汤不换药的专业名称调整和教学评估这样的花样文章,快倒是快,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看到这篇评论文章后,刘漆感到说得挺有道理的,尤其是每天早上看到穿着职业装的大四学长学姐们走出学校的时候。已经是6月份了,又到一年的毕业季了。刘漆决定把这篇评论文章分享给他的室友。刘漆把这篇文章在寝室里读了一遍,问道:“你们对此有什么感想?”
科阳笑了一下,答道:“没什么多大的感想,见怪不怪了”。
“李涛,你呢?”刘漆问道。
李涛轻描淡写地答说:“我也没什么多大的感想,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一直就存在的问题,你说是不是,科阳?”“可不是嘛”。科阳识趣地应声道。然后,李涛调侃科阳道:“就像科阳喜欢在星期六开房泡妞一样,是一个习以为常的事情了,是不是,科阳?”
刘漆、飞达和黄毛笑了一下。
刘漆问毛环:“黄毛,你对此怎么看?”
毛环答道:“这怎么说呢,报纸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假的,听风是风,听雨是雨”。
“飞达,你呢?”刘漆问飞达道。
飞达笑了一下,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样的文章并不新鲜。刘漆,你知道去年有多少大学生没有就业吗。我告诉你吧,去年有100多万大学生没有就业”。